《温格经济学》,结课了
当Wenger 终于真的Out,你该用怎样的心情迎接这则震动世界的大新闻?
文/ 曹 焱、郭 阳
即便是资深阿森纳球迷,可能也记不得,温格之前的上一任阿森纳主帅叫什么名字。
毕竟,这个法国人用22年的时间,让自己的名字与这支英国球队紧紧的绑在了一起。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他姓用法语发音,其实本应是法语的“旺热”。
而他的名,则刚好是Arsène(阿尔塞纳),与“阿森纳(Arsenal)”仅有两个字母之差。Arsène Wenger,这个男人似乎生来就是要与阿森纳有着不解之缘。
一封辞职信,这是温格的告别,或许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22年的时光足够漫长,长到留下了无数个让人难以忘怀的瞬间,以及无数为球迷津津乐道的“梗”——
823场英超,10座奖杯,从不败赛季的辉煌,到走向诙谐的4000万+1、温差签、三餐一床、“最已阵”、“保温杯”、ARSENAL FAN TV,再到让人心寒的“Wenger Out”曾经一度风靡全球,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而这22年时光也足够短暂,短到只够“教授”匆匆上了一节《温格经济学》,在学术成就尚未开花结果时,就匆匆走向结业。
在阿森纳最低谷的那些年,是这位法国人将球队带出泥沼。从维埃拉、亨利、加拉到法布雷加斯、范佩西、维尔马伦……那些年卖过的队长,一支笔写干了也写不完球迷的心酸和无奈。有关他省钱的各种传闻不胫而走,甚至有人仿造出阿森纳员工的离职信,只为讽刺温格的吝啬。
作为经济学硕士的温格,虽然没当过教授,但对他而言,“教授”一词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称号,这背后,有他儒雅的性格,也有他斤斤计较的商业行为。有人在社交平台上问:温格写出过什么知名的论文或作品吗?
下面的回复是:阿森纳就是他的著作。是的,温格教授,有他自己一整套的经济学。
省钱!省钱!还是省钱!
“教授,你最光荣的时刻是何时?”
温格执教枪手的第一个十年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三次联赛冠军、四次足总杯冠军、首进欧冠决赛、49场不败,这样的成就足以同1930年查普曼时期的盛世比肩。
后来,即便从2004年之后就没有染指过英超联赛的冠军,但温格治下的阿森纳处于一种罕见的良性经济循环中。
从起初不被看好,到让这支球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1997-1998赛季,阿森纳拿到了英超联赛和足总杯的双冠王。当时,温格要面对,几乎是他一生之敌弗格森率领下拥有92班的红魔曼联。
胜利与冠军还不是全部。在温格理想的足球中,球队的战术应该是全攻全守,简单、快速、充满力量,把握住千分之一秒即将流逝的空挡,然后一击制敌。为此,温格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搜寻自己的猎物,他需要找到自己在球场上的代言人。
在转会政策上,温格偏爱年轻的天才球员。从他们那里,温格可以看到无穷的未来。温格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呵护他们,教导他们。教他们踢球的方式,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在温格的自传中,他写道:“如果在场上的11个人,拥有同样的信念和目标,达成完美的足球的那一刻,绝对不是白日做梦。49场不败,我几乎认为完美足球就要成型,战胜皇马、尤文的比赛都可以看到完美的影子,但是还不是。”
因为,温格要追求完美,但是在这个旅程中,他所承担的角色使他不得不面对场外的影响,还款压力。可以说,“省钱”两个字,深深的镌刻在《温格经济学》的每一页上。
事实上,温格本身也有自己的一整套完美足球理念,在其中,理想的客观训练和物质条件必不可少。训练设施、营养配餐、调整心理状态的地方都必须且必要,于是建设一个新的全欧洲最现代化训练中心的计划在他脑海中形成了。
而幸运的是,他的诸多理想,都在阿森纳得到着实现。1999年,包括温格在内的管理层联名上书董事会,强烈建议将新建一座球场作为阿森纳未来发展的优先事项。温格如此评价这一计划的重要性:“我认为阿森纳确实需要新球场,这是我们长期保持欧洲强队行列的必要条件。”
在考虑了多种方案后,球队买下土地,并获得议会批准在该地兴建一座新球场。这一工程2004年2月才展开,同年,阿联酋航空亦宣布将成为球场的主要赞助商,拥有球场的命名权。2006年,整个球场完工,在支出上一开始酋长球场的建设预算是1.5亿英镑,但根据之后的统计阿森纳为了这座球场花了约4.7亿英镑。
在那之后,还债又成了压在阿森纳身上的一块巨石。每年数千万欧元的债务压力,迫使球队不得不节衣缩食。在球员转会资金、球员薪水和职员薪水方面,必须压缩球队运营成本。
从温格来到球队的1996年到2013年引进厄齐尔“吃了顿饺子”之间,阿森纳的转会净支出只有可怜的2660万镑。而在球队还贷最为严峻的2006-2012年期间,球队甚至能从转会市场拿回4000万英镑的纯利润。
不过,当阿森纳获得引援资本之后,他们先后以超过1700万英镑的身价引入钱伯斯、维尔贝克、桑切斯、扎卡、穆斯塔菲、卢卡斯-佩雷斯、拉卡泽特和奥巴梅扬,但高价引援却未能换回好成绩,阿森纳的成绩不进反退,这也让球迷的不满日益加剧。
从1996-2016年,温格在转会市场上的净投入少得可怜,而且基本集中在2013年之后
每一个酋长球场的座椅,都少不了温格的精打细算,在这个过程中,温格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金元时代。而他的时代,却正在逐渐过去。
但在这背后很多人都忘了,曾经的那支阿森纳,正是英格兰美丽足球的代言人,是他让英格兰足球从橄榄球向着细腻的大陆足球接轨,这也是阿森纳多年无冠,但依然让众多球迷神魂颠倒。虽然在2016年之后,大家逐渐忘却了温格对于英超的卓越贡献,只记得他为了省钱的种种举措,以及错失的一个又一个巨星。
足坛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Out
“过去我还以为人是一年一年按部就班地增长岁数的。但不是那样,人是一瞬间长大变老的。”
——村上春树
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1999年,温格因为球队未能在足总杯公平竞赛,而要求重赛。很显然,在他的世界观里吗,胜利和奖杯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正确的方式,或许比成功的结果更重要品。
温格的特质为阿森纳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无数忠实粉丝,这些文艺青年,这些人生的理想主义者,在这里的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又在理想主义催生的一次次失望之后,认清生活的本质,从这里长成硬邦邦的大人,浸染在社会的大染缸里,忘却了最初的理想。
大家只记得温格一直偏执而理想主义的话语,却忘记了他几乎实现了自己理想,打造出了一个自己的理想国,并让这个梦想延续了22年。
在哪一瞬间,你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一夜长大?又是在哪一瞬间,你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老去?
当球迷们高举着“Time to change”、“Wenger out”的标语,当这个68岁的法国老头,这个在球队呆了将近21年的老帅,在风中孤独站立,甚至在失败后掩面哭泣,离别的钟声敲响,温格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任由理想死去。
在这个金元的时代里,足球的世界里出现了速成的法典,豪门可以被金元堆砌而成,而理想,跟随《温格经济学》一起,被塞在了海布里,塞在了那座曾经球场的角落。
温格曾在自己执教阿森纳20周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道“当你离开阿森纳的那一天会发生什么?”他回答:“当我离开时俱乐部不会有财政问题,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拥有优秀的球员和一个强大的团队。”
你做到了,教授。
当这样一天来临,当我们《温格经济学》翻到最后一页,这个68岁老人或许还会继续自己的足球生涯,但毫无疑问,这样从零开始打造王国的故事,将不会再有。
一身傲骨,一腔理想。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当温格在阿森纳的最后一场比赛进行,温暖的阳光洒在球场里,温格穿着白衬衣系着红领带,睿智的目光最后一次在这里注视着足球发展的轨迹,那一幅幅画面闪过,有哪些奔跑的少年,新球场的闪亮,49场不败的光荣,以及多年无冠的苦涩。
还记得《天下足球》那期亨利特辑里,通往海布里的列车一趟又一趟,这里送走过客迎来新生,只不过,这次送走的是服役22年的列车长。
跟往事干杯,从这里毕业,告别《温格经济学》这门课程,告别所有的青春年少,告别那些曾经的、或许可笑的理想主义。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生态圈官网